抗“疫”日记: 援鄂医疗队首次开展持续肾代替治疗,为患者搭建“生命通路”
时间:2020年2月15日
地点:湖北武汉市协和医院西院区
记录人:陈园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
2月15日10时,武汉的寒风冻雨,队友们不畏严寒,依然坚守岗位,奋战一线。
在郑勋华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团队首次在呼吸危重症病房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作为血液透析专科的我也有ICU规范化培训的经历,当血液透析机器出现在我眼前时,莫名的熟悉与亲切感便为我注入勇气,使我有信心胜任今日的工作。郑勋华教授耐心地给患者讲解血透置管的注意事项,并一切准备就绪后熟练顺利地为患者置入血透管。我再次评估患者血液透析管,仔细地指导患者配合CRRT,我熟练地连接好CRRT管路并按标准冲洗管路,我与郑勋华教授进行了床边两人核对后,将CRRT管路连接病人,开始了CRRT。在血透的过程中,我向患者强调饮食注意事项,如限制饮水量,不吃含钾高的食物(如橙子、香蕉等),以及血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置管侧肢体最好不要频繁扭动,以免引起血流不足从而导致机器报警,若出现头晕,呕吐和其他不舒服情况需及时告诉我们。
血透期间,我一直守着患者身边,时刻监测着他的生命体征,观察仪器运作,以防出现特殊情况。治疗进行至一个小时,患者主诉身体发冷,测量体温示36.8°C,我考虑到武汉寒冷的天气,而尽管机器有加热壶,温度已调到最高,但血液在管路里散热快,便向患者解释道:“您别担心,您的体温是正常的,也许是天气冷,我为您再添一床被子,等会要是仍然不适再告诉我好吗?”患者便点头致谢。待被子盖在身上不久,那位患者的不适感便缓解了。听完我的转述后,郑勋华教授也观察了患者的情况,并建议我们明天将自己的热水袋带来给患者用,我听后点头赞同,这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而后为一位阿姨测量血压时,她刚和远方的女儿打完电话,满脸泪痕的她坚强地擦干眼泪,抬头对我说:“我女儿说,如果我能挺过这一关,要向你们所有人鞠一躬,我说一个不够,我要鞠三躬。”说完便又泪眼婆娑。我连忙摆摆手安慰道:“阿姨,你别伤心,也不要害怕,守护你们健康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您也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争取早日康复!”患者的感激与信任是最好的暖心石,给予我们坚持的动力与信心!
走出医院门口,外面已是白雪皑皑,我不禁想念河南老家的冬雪与远在家乡的亲人,有些广州的队友们从未见过雪花纷飞的美景,此刻显得格外兴奋欢愉。有的以白雪为背景拍照留念,有的似孩童般欢快地撒着雪花,一阵阵欢声笑语间,我感觉疲惫的身躯像雪花般飘然。由于全身心投入病房工作,我无暇顾及其他,等回到酒店,口中的饭菜激活味蕾时,我才意识到距离上一顿饭已经12个小时了,期间也滴水未进,然而我的心却是饱满而又欣慰的,健康所系,性命之托,愿与队友们一齐奉献微薄之力,为生命筑起防线与围墙。
郑勋华教授与陈园园正在呼吸危重症病房为重症新冠患者行CRRT
陈园园在CRRT

风雨雪冰里的我们
整理:李锦霞 肖婳婳
2020年2月17日